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学习领会“两个结合”重要论断
“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作者:赵文心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5期 时间:2023-10-31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与现代贯通起来,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两个结合”是处理好这两对关系的关键。只有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关切、要求、路径,才能理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思路。

  坚定文化自信,筑牢精神根基

  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起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关切,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发力点。

  “结合”是两个主体之间由于存在契合而得以相互作用并形成新的主体形态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是思维逻辑的有机融通而不是只言片语的机械拼接。“第一个结合”是我们党通过锲而不舍的斗争与长期艰苦的实践而取得的成果。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提供了科学方法,因而能够在中国大地、在中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从实际经验看,只有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具体实际”,才能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巨大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对“中国具体实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对“中国具体实际”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轴线逐渐延展的一幅丰富、立体的图景。

  “第一个结合”包含着历史文化的维度。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当时的时代主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相应地,党的工作重心也主要放在这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更加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而烙印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中华文明、沉淀着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突显。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巩固文化的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二个结合”应运而生。“第二个结合”拓展了“第一个结合”的视野,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更加强调内生的文化主体性,更加突显自身的文明独特性,更加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纵深和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决定了我们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智慧的滋养下产生发展,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因此,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创新赋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深入肌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具有精神上的立足点,也才能为人类文明突破当前困境提供智慧。

  秉持开放包容,涵育发展动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突显“现代”特征,意味着我们要做的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推动其产生适应现代、顺应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下,兼收并蓄是现代文明理应具备的内涵和胸怀,“两个结合”确立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则,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方法指引。

  由于西方工业浪潮的高歌猛进,近代以来,旧中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攻势下受尽凌辱。中华传统文化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几经沉浮。“打倒孔家店”、“尊孔复古”、“全盘西化”、“复兴儒学”等口号和思潮伴随着激进和保守势力的交锋轮番上阵,显示出人们对传统和现代关系的复杂认知。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不加辨识地对外来文化采取“全盘西化”的态度,还是不加变通地对传统文化秉持全盘复古的态度,都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起来,都会使实践走向歧途。

  现代与传统不是二元对立,现代化诞生于传统构成的基石之上,延续着传统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挺过无数艰难困苦,深层原因就在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中国现代化的转型与发展包含着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文化现代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主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对其作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这种科学态度的形成得益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我们提供的方法论。

  这对我们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永远对时代开放,对创新包容,立足当下历史方位、着眼现实社会需要,持续不断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要素。二是面向外来文化,以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这是近代以来经历过中西文明碰撞交流后我们形成的深刻历史经验。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只有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互动,才能日益蓬勃兴盛,否则就只能在保守封闭中趋于衰落。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也应当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集世界之长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助益,推动二者的交流互鉴。

  只有在时间与空间上都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胸怀,中华文明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文化为养分、以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借鉴,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创新的样态。

  坚持守正创新,明确思维路线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质就是赓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并赋予其现代特质,使之符合现代要求,具有现代样态,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助益。这要求我们必须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为主线,使当代中国文化适应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越来越呼唤中国声音的时代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一论述一方面指明了“两个结合”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也为“结合”的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即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抓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根本遵循。其中蕴含的守正与创新的辩证之道,正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的思维路线图。

  文化主体性的确证与巩固体现在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自觉性与自为性两个方面。所谓文化的自觉性,就是在深刻认知基础上对自身的历史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这对文化主体性的确证具有基础性意义,也是文化自信能够形成的基本条件。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首先就要在文化自觉上下功夫,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明晓中华文化的来历、特色和趋势,理解中华文化的禀赋、精髓和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固守已有成果,因为文化的自觉性只构成了文化主体性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文化的自为性,即在前者的基础上对文化的适时发展和积极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两个方面统一,使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从而使我们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既有对既往的理性认知,又有对未来的高瞻远瞩。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领导人民坚持守正创新,实现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为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华民族由此走上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文明的主体性经马克思主义的指引而得到巩固,在人类文明的视域下重新焕发出夺目光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把握并贯彻的思维逻辑。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对“两个结合”特别是对“第二个结合”的深刻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筑牢精神根基,是“第二个结合”的核心关切;秉持开放包容,涵育发展动力,是“第二个结合”的基本诉求;坚持守正创新,明确思维路线,是“第二个结合”的总体路径。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下一条: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